查看原文
其他

26 岁,我提前“退休”了

Sophia柚子 柚子姑娘Sophia
2024-08-23
原创第137篇
感谢阅读

你以为这一篇成功的励志故事?那可能要让你失望了。

在很多人眼里我的生活图鉴是这样的:不用工作,每天练练瑜伽、看看书写写字、摆弄摆弄花花草草、和朋友们出去游山玩水。朋友圈总在晒各种美景和好玩的。

龙龛码头很适合凹造型

我可不是什么青年创业家,更没有足够的财富积累,事实上,我是一个从来没有过“朝九晚五”工作的流浪者。我需要自由,不被限制,在我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去做,想去哪里的时候可以去,而不是天气晴好的时候,我只能坐在格子间里羡慕着别人在外面晒太阳。

洱海边骑行

大家都知道大理是个太安逸的地方,说好听点是生活压力小,说不好听就是容易“废”,刚来不久的时候我也差点被这节奏带偏,觉得这样下去真的要废掉,还好我不是那样的人,不做事我就会慌,不工作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地满满得。每天早起练瑜伽,中午去吃素,下午泡图书馆,天气好就和朋友约着出去遛弯儿,晚上回去做饭,然后休闲、练瑜伽、睡觉。我的生活有规律,但绝不是“千篇一律”,我经常出去玩,吃好吃的,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,比如拍纪录片、剧场演出闭关禅修、即兴接触、音乐会、逛市集、逛农场、环海爬山......我很忙的,我有很多喜欢的事情要做,用朋友的话说就是“我们只是把都市的闲过成了忙”。

最爱的书理图书馆

超棒的素食餐厅--宅菽

万物生农场晒太阳

麋鹿星球(原四季街市)逛市集

不少人说,大理都是些“躺平青年”放弃拼命工作攒钱、焦虑伤身的生活,主动低欲望地生活,因为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生不起孩子,看不到希望,索性选择放弃。是这样吗?也许有些人是,但更多人是在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,不乐意过“被写好剧本的人生”罢了,这些“非主流”的“出圈人士”在我看来比那些“996 们”勇敢太多了,谁没有自己想要的生活,但是你敢吗?昨晚遇到摆摊儿卖书的小哥哥,是在努力攒钱为了九月份去北京的迷笛学校学音乐。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你羡慕和佩服吗?在我看来,这就是闪光的人生。

摆摊卖书的小哥哥

有些人该问了,你家里有矿吗?允许你这样!关于我的经济来源这个问题,有太多人好奇,我不乐意讲,并不是我不愿意告诉别人我有什么挣钱的途径,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活方式,我说了也于任何人无益。我还特别好奇别人的钱都是哪来的呢,可是就算我知道了,我也没有办法通过别人的方式去赚钱,所以不要总想着复制别人的人生。

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攒钱,就这一点怕是就没有人做到。我出生在很普通的家庭里,家里人也都非常节俭,所以我从小就不乱花钱,对物质也没有欲望。家里不富裕,但是家人从来没有拿过我一分钱压岁钱,有时妈妈借我钱都会还给我。大学每个月 1000 的生活费,我花五百,存五百。你可以吗?毕业之后,我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活,去想去的地方,做想做的事,当然家里人也会一直旁敲侧击地想把我往“正道”上拉,但我始终“不听话地”坚持自我。即使是创业开青旅,我也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。家长都是一样的家长,我的家人还都是来自体制内事业单位的,所以他们虽然没有很支持,但是也从来没有阻拦过我,这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。其次,他们没有给我任何压力,有些人每个月需要给家里钱,我不需要,我目前就是那种“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”的那种。有些人每个月要还房贷车贷,我无房无车,这些东西不是我需要拿来炫耀或者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。有些人花钱好吃好喝,买这买那,那些名牌衣服包包化妆品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价,是我无法企及的,同样我也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什么。所以吃饱穿暖,对我来说已经非常足够了。换作是你,能做到吗?

在大家眼里,我不仅不用工作,还一直到处浪。其实,旅行也不一定就要花很多钱,别人一万多玩一周,我一万多可以在东南亚玩半年,如果你问我怎么做到的,常年在外流浪就学会了,我这都不算省的,我就是正常玩,只不过我都是自由行,不住豪华酒店,不吃大餐,只坐公共交通。此外,支教、志愿者、搭车、徒步、沙发客等各种方式,都可以让你用较低的价格旅行。你愿意去尝试吗?

在泰国尖竹汶支教 

在斯里兰卡做志愿者 

川藏线冰川徒步

我也不是完全没有经济收入,之前偶尔工作几个月就攒好多钱了,在大理的时候,偶尔接翻译、投稿,还通过帮瑜伽老师做事有一些收入,而这点小钱对我来说已经足够生活了,所以,我的生活不可复制,我也没有任何挣钱的秘密。

“随着时间的推移,社会的进步发展,人们的观念也有所变化,老人似乎并不特别地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,很多老人也都没有经济上的困难,财产权模式也发生了变化,子女离开家去外地寻找机会,长寿的父母发现他们可以卖掉土地而无须将土地传给孩子。工资的上涨和退休金制度使得越来越多老人得以积攒存款和财富,从而可以在经济上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,无须一直劳作到死,“退休”(退而修养)的生命格局开始形成,父母和子女的分离被视作一种自由,他们选择社会学家所谓的“有距离的亲密”。这是阿图·葛文德在 最好的告别 一书中,提到的一种美国近代的现象,虽然对中国来说还不能完全实现,但是我相信其实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太多压力,只是传统的思想观念,让人们还在努力地为下一代奋斗。

我就比较自私一点,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孩子,但是现在还不愿意为了另一生命而活。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,18 岁成年之后,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应该是相互独立、彼此理解的两个个体,而不是谁要依附于谁,尽孝是我们的传统美德,但是没有必要拿道德绑架孩子,而让其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。扯远了......

朋友们都说我是个“老灵魂”,看上去是个年轻的小姑娘,聊起东西来头头是道,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早就“养生”了,每天早睡早起,吃素不喝酒,坚持瑜伽练习,看书写字,其实一点都不早,那些现在还在任性,觉得自己年轻还能造,用身体换钱的人终有一天要付出代价的,到那个时候再养生是不是有点晚了呢?

去参加很多“身心灵”的活动也是一样,一般都至少 80 后,甚至 70、60 后是主体人群,我在想自己是不是太早涉猎这些了。其实并不是,我只是比一般人早经历了更多,所以我也就早一些开始寻找出路(自我疗愈),开始探索自我,了解两性关系、原生家庭、甚至更深层的灵性方面的东西。只不过,我学习了解不会深陷,不会变得像有些人觉得的“神神叨叨”的样子,而是有自己的思考。

早些关注我公众号的读者应该也会有感觉,比起之前的文章,更多的是故事的记录和分享,现在则更多是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思考,所以我还是在成长的嘛!

看完这些,你还觉得我是“提前退休”了吗?


推 荐 阅 读




大理想国——书理
感谢东南亚流浪的日子暂别斯里兰卡,我还会回来
全世界最幸福的支教——泰国尖竹汶大理,一个让我有归属感的地方(点击蓝色标题可以阅读文章哦)

我是柚子
向外出走,向内探索
对生活抱有热情,对世界充满好奇


欢迎转发分享
感谢支持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柚子姑娘Sophia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